面对特种设备数量激增、安全形势严峻的现实,隆昌县质监局在2014年有针对性地开展燃气压力管道、电梯、气瓶充装安全三项整治活动,注重在“专”、“钻”、“转”上下功夫,整治成效突出,受到省(市)局的充分肯定,其中燃气压力管道安全整治工作走在了内江市的前列。
“专”。一是整治活动专项。将三类设备的安全整治分类专项单列,分别按照不同时间节点和内容有序开展。二是整治队伍专设。健全领导组织,合理分配监察资源,配强整治工作队伍,并做好物力保障。三是工作状态“专注”。要求工作人员排除各类干扰,全身心投入到整治活动中,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。四是隐患整治专业。及时邀请专家到现场巡诊把脉和技术指导,确保隐患治理更符合专业技术要求。“钻”。抓好业务钻研,突击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,避免“外行监管内行”;通过发放调查表和实地走访,掌握全县特种设备数质量及分布情况,并对安全监管形势认真研判,对症下药。“转”。一是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。着眼长远,强基固本,不搞整治 “一阵风”,切实把指导思想聚焦到特种设备“怎样管”、“如何突破发展‘瓶颈’”、“如何形成监管长效机制”等问题上。二是注重监管体系协调运转。充分发挥部门、镇(街道)联动作用,形成监管合力;按照“部门监管责任、政府属地管理责任、企业主体责任”要求,推动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。三是常到基层“转转”。坚持勤到基层接地气、勤到现场查隐患、勤到企业解难题。按照“全覆盖、零容忍、严执法、重实效”整治方针,采取蹲点守候、突击检查、“杀回马枪”及拉网式排查等方式,逐一对该县6家气瓶充装站、4个仓库、26个销售点和73家电梯使用单位、7家燃气管道使用单位共检查气瓶3500只、电梯330台、燃气管道269.174 公里,排查各类隐患86起。
通过专项整治,特种设备监管机制不断健全,生产、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,部分老大难题得到根本性纠治,有力保障了该县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。
|